1966年,苏联地质学家在查尔斯王子山脉南部的鲁克尔山北部,发现了厚度约70米的条带状富磁铁矿岩层,称为条带状磁铁矿层或碧玉岩。矿石平均含铁品位为34.1%,富可达58%。整个岩系厚度达400米。他们在1971—1974年调查,确定了该地区磁铁矿和硅酸盐中铁的品位可以与澳大利亚西部的哈默斯利盆地、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区、加拿大的谢弗维尔地区和苏联的克里沃·罗格地区的铁构造相比。
航空磁场调查资料表明,铁矿集中区在冰体下长120~180千米,宽5~10千米。1977年,美国的霍夫曼和里瓦齐等人,根据航磁异常报道了在鲁克尔山西部的冰盖下的两个磁异常带,其宽度为5~10千米,延伸达120~180千米,他们初步认为这是鲁克尔条带状含铁层的延续,如果这两个磁异常带确为铁矿所引起的推理得到进一步证实,那么,该地区的铁矿将是世界中极大的。这就是一些南极地质学家所声称的“南极铁山”,其铁矿蕴藏量,初步估算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毫无疑义,南极洲鲁克尔山条带状含铁层的发现,已经在关心南极矿产资源的地质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含钒钛磁铁矿岩体分为基性岩型和基性-超基性岩型两大类。总的来说,两种类型的地质特征基本相同,前者相当于后者的基性岩相带部分的特征,后者除铁、钛、钒外,伴生的铬、钴、镍和铂族组分含量较高,因而综合利用价值更大。 钒钛磁铁矿不仅是铁的重要来源,而且伴生的钒、钛、铬、钴、镍、铂族和钪等多种组份,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如想了解更多的磁铁矿等矿产品相关信息,欢迎致电启顺矿产品详询。
您好,欢迎莅临铜陵启顺矿...,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